火灾既是一种突发性事故,又是一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灾难性事故。发生火灾这种突发性的事故常常使在场的人们产生一些异常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疏散和逃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具备消防常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今天,小编就列举火场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01习惯心理,即原路逃生
这是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到公共场所的旅客、顾客、游客对环境不熟,对避难路线不了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奔向来时的路线,作逆向返回的逃生。倘若该通道被烟火封锁,则再去寻找其他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因此,当我们进入公共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快速自救逃生。不提前观察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出口位置,而盲目按照习惯原路返回,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可能导致你耽误最佳的逃生时机,而陷入困境。
02向光心理
在紧急危险情况,人的本能、生理、心理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不要盲目向光朝亮逃生,而应沿着“安全出口”发光指示标志的指引下,向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03从众心理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如2015年“2.5”惠州惠东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火灾中,曾有十几名群众一窝蜂地扎堆在四楼着火层的厕所躲避,火势扩大后这里受到烟火波及,如果他们能及时沿楼梯向下疏散,这起火灾不会演变成17人死亡的惨剧。
04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特别是只有一条疏散楼梯、不具备防火防烟功能的老旧民房,不要盲目沿楼梯疏散,可在房间内采取湿毛巾捂口鼻、往门上浇水冷却、往有新鲜空气的阳台躲避等方法,告知119你的具体位置,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05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从四楼以上跳楼逃生,非死即伤。如迫不得已要选择跳楼逃生,也要跳楼有术。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火灾中人的行为特性是与心理特性密切相关的,心理特性起决定作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懂得火灾中逃生基本知识,一般都能做到顺利逃生和安全疏散。所以,大家都来学学“火场逃生七大法”吧!
1.迅速撤离法
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2.低身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3.毛巾捂鼻法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4.厚物护身法
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5.结绳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的(或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逃生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6.器械逃生法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平时准备的家用缓降器等专用救生设备逃生。
7.信号求救法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